实际情况就是可供开发的优质屋顶资源有限,推广高效产品就可以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价值。
泰明光伏副总陈清波介绍,现在第6条生产线正在筹建,订单已经排到了下半年。今年6月,省扶贫办出台文件,开展光伏小康工程,提出对低收入农户按照每户4千瓦,每个重点村按照60千瓦装机容量的标准进行补助。
据了解,开化县已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开化县光伏发电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当地已建有企业屋顶57000平方米,近期拟建企业屋顶4000平方米。开化工业园区的浙江泰明光伏有限公司车间内,5条电磁片生产线火力全开,一派红火场面。全市现有光伏产业企业8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5家,产值达19.02亿元,已形成了一条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同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能源扶贫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民用分布式光伏,对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防治大气污染、降低工业能耗、促进转型升级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市的光伏制造产业集群也已初具规模。
发展绿色光伏产业正当时光伏新能源产业是我市的战略新兴产业。骄阳似火,夏季居高不下的气温,让不少人叫苦连天,可开化县华埠镇新青阳村村民童棠根的脸上却洋溢着笑容:往年的夏天光电费就要交上百元,今年装了光伏发电,平均每月能收益350元左右,预计年收益能达到4000多元!童棠根是开化县首批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村民,利用自家屋顶投资建设的3060瓦光伏发电系统于今年2月并网发电。采用手机APP进行光伏电站实时数据监控,不受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当前手机APP是移动互联网的表现形式,也为能源的行业所青睐。另一方面,采用云平台监控,对于非科班出身的用户(对云技术的了解与掌握估计也是云里雾里),可以直接省去因技术带来的后期维护及硬件设采购问题,省钱省心更省力。无论是在外地出差,还是正在影院看电影,一旦接到上级通知,可立刻查寻电站生产运行数据,及时回复邮件,进行日常管理工作。这种监控方法既突破了传统存储方式性能与容量的瓶颈,在满足用户实时查寻、监控需求的基础上,还实现了性能与容量的线性扩展。
云平台监控,一方面可以满足用户对大数据时代的需求,可将数据存储在国能日新的云平台中。根据分布式发展现状,预测未来分布式发展,遵循既有的原则和接入要求,以长远的策略和眼光,软件供应商国能日新推出分布式综合管理平台。
分布式光伏发电较风力发电更稳定,波动性小,在投资回报率上容易被投资者接受与认可。为了保证大电网的安全运行,国家电网公司开启对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技术考核,要求新建和扩建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要遵循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本地监控可以方便电场人员对日常生产运行进行实时的调整与管理,能及时对所辖电站进行实时数据整理,对比与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较风力发电更稳定,波动性小,在投资回报率上容易被投资者接受与认可。
目前,新能源行业最火热的关注点莫过于新能源汽车和分布式光伏。分布式综合管理平台是一款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中心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与管理及展示为一体的电站管理系统,更是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助推器。采用手机APP进行光伏电站实时数据监控,不受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另一方面,采用云平台监控,对于非科班出身的用户(对云技术的了解与掌握估计也是云里雾里),可以直接省去因技术带来的后期维护及硬件设采购问题,省钱省心更省力。
云平台监控,一方面可以满足用户对大数据时代的需求,可将数据存储在国能日新的云平台中。为了保证大电网的安全运行,国家电网公司开启对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技术考核,要求新建和扩建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要遵循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
分布式综合管理平台采用当前主流大数据技术,结合客户个性化需求,可实现光伏电站本地监控、云平台监控及手机APP监控。根据分布式发展现状,预测未来分布式发展,遵循既有的原则和接入要求,以长远的策略和眼光,软件供应商国能日新推出分布式综合管理平台。
但是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数量的逐年增长,未来会给电网调度、运行及安全带来极大的挑战。本地监控可以方便电场人员对日常生产运行进行实时的调整与管理,能及时对所辖电站进行实时数据整理,对比与分析。分布式光伏作为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洁能源领域是当红小花旦,准备上演能源重头戏。当前手机APP是移动互联网的表现形式,也为能源的行业所青睐。这种监控方法既突破了传统存储方式性能与容量的瓶颈,在满足用户实时查寻、监控需求的基础上,还实现了性能与容量的线性扩展。无论是在外地出差,还是正在影院看电影,一旦接到上级通知,可立刻查寻电站生产运行数据,及时回复邮件,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对于分布式光伏而言,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契机。以新农村发展规划和区域目标网架为指引,以消除低电压、卡脖子现象为第一要务,实现农村地区不缺电、用好电。
贫困地区以及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电网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区域农村电网缺乏系统改造。光伏扶贫已被国家确立为十三五期间的精准扶贫模式,目前已在全国进行大力推广,未来几年将成为分布式光伏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但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以最低的成本去满足这种需求,则是打开这个市场的前提所在。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南网营业区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将达99.82%,综合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7.9%,户均配变容量不小于2千伏安,100%满足新能源接入并网,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达100%。
就在十几年前,夏天的夜晚遭遇停电还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常态。在幅员广阔的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出现了小型光伏电站等可再生分布式能源。安徽作为国家首批光伏扶贫工程的试点省份,在国家发改委农网改造意见下发后没几天,便发布了《关于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要求:电网企业要加强骨干网架建设,加快中低压电网改造,提高电网消纳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完善辅助服务,优化运行调度,确保全省光伏扶贫工程安全接入和全额上网。近日,山西、上海、浙江、安徽、内蒙古等多个省份均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了改造农村电网的协议,就共同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范围、目标、配套政策、资金落实以及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等事项达成共识。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工程师陆冉告诉记者,在一些农村地区,电网基础设施落后,在进行农网改造后,可以避免站用电源、送出线路、通信设备的重复投资,从而降低光伏投资成本。记者了解到,近期国网与多个省份签订的农网改造协议,都明确强调了要提升农网供电的能力和可靠性。
目前,按照国家电网规定,光伏装机不能超过并网点变压器总容量的30%,然而现在农村变压器容量普遍在200~300千伏安。另外,经过改造成为标准化农网后,可使得分布式介入模块化,高效便捷,促进光伏就近消纳,这也必然会提高农村百姓建设分布式光伏的积极性。
李世民对记者说,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驱动下,我国光伏等新能源的建设发展方兴未艾。甘肃省自然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世民告诉记者,实施新一轮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不仅能满足农民的日常电力消耗和消费升级的用电需求,而且还能破解光伏扶贫并网方面的难题,必将有力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长期以来,造成并网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网改造手续繁琐,此次国家电网与省级政府签署的农网改造协议,明确提出将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优先落实建设条件,这一举措非常好,必将加快改造进度,彻底打通偏远落后地区光伏扶贫的电力出口。其实,安徽之所以非常重视农网改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光伏扶贫方面已经尝到了甜头。李世民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原因,现在我国一些地区农村中低压线路供电距离较长,配变容量不足,低电压问题仍然存在。如今,并网难已成制约光伏扶贫发展的一大瓶颈。
国网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本轮农网改造将坚持市县、城乡、配农一体统筹,将规划范围面向全区,规划深度延至低压,全面消除单幅线路。众所周知,农村屋顶资源丰富,这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的撬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对此,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出台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重点推进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及革命老区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随着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电网条件逐步改善,农村的用电需求将会进一步释放,激起村民进一步发展分布式光伏的意愿。
本轮改造,必将提升农村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能力,对促进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比如,金寨县作为去年安徽首批光伏扶贫工程的5个试点县之一,早在2015年就获得了2.62亿元的农网升级改造资金,投资额创历史最高,超过前5年总和。